铝箔纸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铝箔纸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亟待增强海上溢油应对能力-【zixun】

发布时间:2021-10-12 17:40:20 阅读: 来源:铝箔纸厂家

中国亟待增强海上溢油应对能力

中国页岩气网讯:最近,在第三届溢油应急国际研讨会上,行业专家和企业人士再次聚集北京,一起交流、探讨了我国海上溢油应对能力的发展问题。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正不断增加,重大海洋突发事故应对能力亟待增强,包括应急处置机制、技术装备、保障资金等。它们将关乎我国未来的海洋产业发展,以及海洋强国建设。

重大海上溢油机制呼之欲出

近年来,随着全球海上石油开发、储运的日益增长,发生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随之增加。2010年5月5日,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在国际上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依然让人历历在目。该“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事故中,每天漏油多达5000桶,浮油面积超过9900平方公里,成为一时之“最”。

而此后国内发生的两起事故,让我们无法置身其外。2010年,由陆上储存设施引发的大连7.16溢油事故,导致上万吨原油泄漏入海,最厚油层厚度达30厘米;2011年6月发生的渤海蓬莱19-3油田的持续性溢油事故,造成渤海海域受到污染。

“国内外接连发生的重大溢油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中国海上溢油应急中心总值班室副主任卓立指出,“海上溢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使重大海上应急处置工作成为一项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组织管理层面,溢油应急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需要统一指挥;应急作业层面,海洋水文气象条件复杂多变,有时作业环境恶劣,对海上作业能力要求高;社会影响层面,污染后果严重、社会影响大、持续时间长,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仅凭一个单位、部门组织力量,实施应急处置难以有效应对。”

正是看到了紧迫的形势,大连7.16事故发生后,国家明确由交通运输部牵头负责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具体工作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承担。201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中国海上溢油应急中心,初步形成了我国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机制。

以往一旦海上出现事故,中央直属的23个部委,包括五家央企,都有管理权,“多龙治水”难以协调,程序复杂。有了应急处置机制后,“不管有多少家主管单位,只要溢油污染进了海,哪怕是由陆地进来的,也有了协同应对的法规依据。”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副所长王忠岱指出了该机制的建立意义。

他说,生产事故是不能避免的,但事故前期可以预见和提前应对,应急机制建立后,制订应急处置预案非常必要。

中国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系统体系框架

今年2月,《国家重大溢油应急处置预案》编制工作启动,9月将完成预案草案;计划明年4月,将由交通运输部报国务院进行审批。目前《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工作也已经启动和进行。我国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行动将有章可循,处置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重大事故应对须有物资保障

除了需要及时、流畅的应急机制外,海洋重大溢油事故考验的是处置能力,所谓“家中有粮,心里不慌”,物资保障十分关键。

“我国先后建立了烟台溢油应急技术中心和秦皇岛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中心。目前,海事系统专业溢油应急力量已经进入系统规划和全面建设阶段。”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水运研究室主任陈轩介绍,该规划中包括16个沿海设备库+13个沿江设备库(点);2009年批复建设12个设备库,包括建设中的湛江、茂名、曹妃甸、成山头、汕头等地,漳州、洋浦、宁德等地,也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他介绍说,在救捞系统方面,2006年,我国采购了近亿元溢油应急设备,并于此后不断补充。目前救捞系统所属的专业救助船舶都相应配置了一些围油栏、收油囊、消油剂、吸油毡、抽油机、撇油器等溢油回收设备。

烟台、上海、广州三个打捞局还分别配备了一套水下沉船抽油装备和污油回收装备。目前正在建造3艘大型专业溢油应急船。这些应急船大型设备多,抗风浪能力强,具备水下抽油能力,主要应对大型沉船溢油事故。

此外,近年来,地方政府也逐渐介入。2004年,深圳市建成海上应急防污设备库;广东中山市投资400万元,建成中山港水上污染应急设备库;广东东莞市投资约8000万元,建设东莞虎门水上危险货物运输化救中心。浙江省、厦门市、湛江市、舟山市等市也开始行动。

陈轩指出,尽管我国的溢油应急处置能力正在增强,但在规划、建设、维护实施中,均遇到后续发展的问题。比如后期维护中,如何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质量管养,随时应急待命,以及建立物资更新补充机制等。

在这些问题中,原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主任高洁认为,“应急物资缺少统一的应急物资管理平台,无法准确掌握和快速调动应急资源”,当前需要重点关注。

机制、技术、资金均待改善

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后,目前初步形成了运作体系。高洁指出,在机制方面,“各部门间应急联动机制仍不够顺畅,应急社会动员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预案方面,“地方政府的职责体现不足,水路交通应急预案体系针对性不强,应急预案内容陈旧,可操作性不强,预案平时缺乏演练。”

“突发事故要求纵向上要简化层级,层级越少信息传递越有效,组织应对越及时;横向上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但实际运行中,“指挥哪家都有一些细节问题”,“不会因为成立了中国海上溢油应急中心后,你把‘手’就可以伸到别人那里去。”王忠岱表示,由23家单位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仍需完善,其法律法规、职责分工尚待进一步厘清。

海上溢油的解决,最终要靠技术和装备来实现。高洁指出,目前我国“技术支持上,缺少监视监控手段,应急专家队伍不稳定,应急基础空间信息资源缺乏整合,应急高新技术储备相对不足;设备手段上,通用性不强,不能应对恶劣海况,不能冰期应急,应急资源配置不合理,应急物资储备库养护缺乏政策支持,缺少设备检验手段,设备标准需要提高,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

与国外相比,我国仍尚缺一些技术,包括“溢油监视监测及跟踪探测技术、溢油环境影响评价与修复技术、溢油围控与回收技术、新一代化学分散剂及其喷洒装置。”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乔冰建议,国家必须对溢油应急技术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包括设立溢油应急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资金装备支持;批准应急处置试验评估检测机构和提供运营支持;组织研究和制定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等。

王忠岱认为,面对恶劣的海况,“再好的装备都需要实践来检验”,更何况中国海域环境也影响着设备的功效。“大连7.16溢油事故中,很多设备平常用的都挺好,但国内海域比较脏,使用中可能会被垃圾和吸油毡堵掉。有的过期的或者质量不过关的吸油毡,形成纤维状的东西很难回收,会弄坏收油设备。”

技术装备很重要,“资金也是很现实的问题。”王忠岱说,突发重大事件中,若没有一笔固定资金,就很难迅速调动社会力量。而且这笔资金还不能空头许诺,必须是“真金白银”。但这个费用由谁来出?怎么合理地测算应急处置金额?如何落实赔偿资金?王忠岱说,“这需要好好做一个专项研究。”

高洁指出,当前资金支持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应急征用补偿机制尚不健全,油污基金尚未发挥积极作用;设备日常管养资金、保持应急队伍日常资金、应急预备金、应急财政保障明显不足,难以制定应急资金计划。这些问题均亟待解决。

Android加速器

加速器下载

轻蜂加速器使用指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