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箔纸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铝箔纸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摩根士丹利高管沪港通见证的投资新逻辑

发布时间:2020-10-17 01:53:00 阅读: 来源:铝箔纸厂家

摩根士丹利高管:沪港通见证的投资新逻辑

从去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闸起,半年来国内国际的资本市场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从去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闸起,半年来国内国际的资本市场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特别是中国的A股市场,在短短半年内,成为全球涨幅最快的市场。去年11月17日,沪港通启动,上证综指从开盘时2506点一路摸高至4986.5点,最高涨幅达到98%。而H股的恒生指数亦不甘示弱,从沪港通启动时的开盘24313.06点,在沪港通启动后的一个月快速下探至22697.68点,又曲折上行到最高28588.52点,最高涨幅达25.95%。

沪港通启动的半年里,也发生了许多出乎意料之外的事件:比如有些A股和H股的差价在沪港通开通后,并没有进一步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国际机构投资者的选股偏好更加多元化;以及资金“北上”和“南下”呈现阶段性不同特点等等。  这些意外事件充分说明,新制度下必有新逻辑。那么,在贯通国内国外的新制度下,国际投资者到底遵循怎样的投资新逻辑?  界面新闻记者借摩根士丹利中国峰会期间,独家采访了摩根士丹利亚洲机构股票销售部和私人财富管理部主管徐亦钊。在大摩工作近20年的徐亦钊,亦是“沪港通”从筹备开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详细向界面新闻解答了沪港通下的投资新逻辑。  界面:沪港通正式启动后,外资投资机构如何看待沪港通行情?  徐亦钊:沪港通开通以来,资金明显呈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沪港通启动至3月底,“沪股通”更受市场追捧,香港资金北上投资“沪股通”的热情明显高于“港股通”。第二阶段是从今年3月底到现在,港股通较受投资者青睐,吸引了来自内地更多资金入场投资。  在沪港通开通的半年里,全球的投资机构对沪港通的态度属于“慢热型”的。由于交易性制度的安排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比如托管人账户、交易系统、交易额度的限制等等方面,很多全球的基金对沪港通仍处于观望态度。  现阶段最先进入沪港通的绝大部分以香港为基地的中国对冲基金和一些高端私人投资者组成。未来随着A股被纳入MSCI指数的可能性增大,一些单边做多(long-only)的指数基金和国外的共同基金也会慢慢加入。  但这仍比较缓慢的过程,所以才出现了资金“北热南冷”的趋势。除了交易的细节制度安排限制了一部分国外的基金进入沪港通外,国外的基金多数对A股和H股的熟悉程度较低,内部的投资和研究部门人员的欠缺,包括高层管理人员对A股市场的不了解导致的信心不足等等问题,都使他们进场的步伐较为缓慢。  外资机构的投资原则是以基础因素为主,长期持有,看准再买。虽然过去半年里A股已经出现了较大的涨幅,但多数投资机构对A股和H股仍持有正面的看法。目前,相对而言,外资机构更看好H股市场。  界面:沪港通启动后,不少人士预测,A股与H股的差价将会进一步缩小,但是目前看来,有些股票的A股与H股的差价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徐亦钊:虽然外资机构的投资方向,长远对A股有积极影响,但是短期来说,资金量不大所以影响有限。另一方面,由于A股和H股市场的预期回报差异,香港市场的蓝筹股票预期回报一般在5%-10%,这样的回报率水平,相对于现在的A股市场而言,对于内地资金“南下”的吸引力非常有限。此外,“南水”(香港市场的资金)和“北水”(国内A股市场的资金)的相对流动小,综合来讲,这些因素都并不会很快使A股和H股的差价进一步减少。  但未来香港和内地市场两地的机构客户双向投资的变化增多的话,从理论上而言,A-H股的差价一定会缩小,但这种差价的存在并不是短期能解决的。  此外,国内金融市场长期储蓄率很高再加上投资渠道并不多,这使A股市场的资金池非常的巨大,未来A-H股价格接轨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界面:你如何看待外资机构的选股偏好?  徐亦钊:国内媒体通常喜欢把国际投资者、离岸基金等等统称为“外资机构”,但外资机构的形态其实是非常多元化、多样化的。  对国际投资者而言,不能简单划分为在岸(on-shore)基金和离岸(off-shore)基金。因为有些离岸基金,虽然是在国外注册,但他们的投研团队和行为决策其实跟国内本土机构投资者的行为非常相似,对国内的A股市场和投资环境也非常了解。  比如,在香港、新加坡或者美国等地注册的一些基金公司,虽然从形式上是离岸基金,但这些基金的管理者很多对国内情况非常熟识,有不少是国内知名投资人,因此他们对A股市场非常了解,跟国内的投资人的行为也很相似。  还有一些国际基金,比如以中国市场或者新兴市场为主的对冲基金,但他们的投资经理的背景很多是从中国走出去的留学生或者了解A股市场的人。虽然全部都是国外筹集的资金,但在这个市场中,无论是真正的全球基金、指数基金和公募基金还是其他投资机构也好,如果不是真正熟悉A股市场,那是必不敢贸然进入的。  一般来说,国际投资者无论在香港、内地还是日本买股票,投资习惯都以基本面分析和股票估值作为基准判断。他们会用专门方法特定针对A股市场来确定投资决策。  比如,在A股市场上每天有300多只股票的交易量超过到1亿美元,但是在这300只股票中国际投资者可能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符合他们的投资需要。  界面:除了沪港通之外,未来深港通也即将开启,您如何看待这些制度对港市、沪市和深市三地资本市场的影响?  徐亦钊:这三个市场各有各自的形态。从大的角度而言,有助于国家金融系统资本项目下的自由流动,有助于三个市场的聚合,对三个市场而言是一种“三赢”。  我个人认为,这些制度的安排将更有利于中国投资者的“机构化”。  首先,香港是一个非常机构化市场。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机构的选择非常多,有国际的共同基金、对冲基金、香港本土的基金等等。但是对于香港的机构投资者而言,流动性好、市值较大的蓝筹股票的数量并不太多,只集中在银行金融、地产、电讯和化工等等行业。  三地市场的开放和融通,将使香港的投资机构有更多的投资标的,因为A股市场拥有数量较多的流动性好、市值较大的蓝筹股票,这些都有助于香港市场更加多元化。  相比A股市场从诞生开始,就拥有广泛的散户。这与香港市场完全不同,未来三地市场的逐步放开,将有利于中国市场朝“机构化”的方向前进。

alevel辅导培训班

alevel考试

ib课程体系